垂花门无非是内外宅院空间的一种过渡形式,然而由于其空间层次丰富,处理手法多样,使它不仅是内、外空间的简单划分,更能使内、外空间自然融合在一起,并起到空间序列的停顿、转折作用,从而控制整个空间序列的节奏。
作为划分内外空间的门,在空间上要进行艺术处理,当然就不能简单地处理和分割。怎样把这看似简单的过渡空间丰富化、艺术化就需要精心的安排和布局。所谓的艺术化处理当然也并不排除艺术的简洁,那些看似简单其实是精心构思的设计。任何匠心独运的设计,无论在形式上是简还是繁,都经得起人们长时间的品味,都是耐人寻味的。而艺术的处理手法对不同的艺术领域,有许多共同之处。有位学者在谈到艺术手法的时候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京剧人物在手指某处的时候,并非直接指向那个地方,而是先向反方向,再从反方向指回来,这就使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格外富有感染力。这样的方法也常常运用到现代动画人物动作设计中,向前跑,要先向后再向前……类似设计理念在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中也有不少优秀的实例,比如在园林的设计中,要突出空间的大,就在进入主体空间之前,先设计一段相对封闭的空间或空间序列,从而强化人们进入后面的空间时豁然开朗的感受,即所谓的先抑后扬。为了在有限的空间里丰富空间层次,可以在人合观赏对景之间增加某种障碍,比如半隔半透的空廊、漏窗、植物等,从而强化景的深度感。空间的艺术处理关键在于如何把简单的、平面的空间分割丰富化、立体化,这样的丰富不是单一的装饰所能达到的效果。作为过渡空间而言,由于在整个空间序列的特殊地位,这种艺术处理要把握好尺度。
垂花门位于四合院的中轴线上,体量虽小,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简单的内外宅院的过渡,而且是丰富空间层次、彰显宅院主人身份、品味的特殊空间。
垂花门的空间处理首先把通常意义下平面化的门,进行空间上的拓展,使之转化为“立体”的门。
从平面布局来看,垂花门是用了内外两扇门和相应的两个空间,重新对普通概念的门进行诠释。从外院看一座极为华丽的砖木结构的门楼,张扬地显示着宅主人的身份和地位。抱头梁前端穿过檐柱梁头下柱头上雕有精美的图案,与厚实的“棋盘门”共同构成了一个占天不占地的灰空间,建筑体量虽不大,可却为迎送亲友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这道“棋盘门”或“攒边门”与街门相仿,有着“防卫功能”。穿过这道门,对面是第二道门——起屏障作用的屏门。屏门除重大仪式,如婚、丧、嫁、娶时打开,其余时间都关闭着,人们从两侧侧门或抄手游廊进到内院,这样就使得内外宅院既联系又分割,在空间畅通的情况下保证了只有家眷居住的内宅院的私密性。屏门的作用类似于传统建筑中的照壁,即沟通内外室,又严格换分空间。在这里,充分体现了传统对内外之别的看重。
从立面来看,由外院到垂花门必须上三到五级的台阶,所以门内的地面与内外宅院的地面高度有了变化。一方面是由于垂花门的特殊地位,其屋顶要求与厢房同高,而在传统建筑中屋顶的高度与主人的地位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从平地修起一座体量小,却很高的建筑在视觉感受上首先就会有孤立和空旷、不成比例之感,台阶的调整使得整个建筑比例协调的同时,另一方面更能起到精神上的调节作用。人们进入精美的垂花门之前首先得跨上这几阶看似并不高的台阶,刻这种高度差的暗示却是不言而喻的。人在其中穿行,路线既有分合的变化,也有高低的差异,看来垂花门这样一个看似功能简单的建筑,其空间的动态处理也是富于变化的。
垂花门在从外院到内院这一空间序列中,用丰富的空间层次,加强内院的神秘感和私密性。这一手法也是现代空间设计理念中常常运用的。自傲现代设计理念里空间序列长短选择对于烘托高潮有很大的作用,高潮出现越晚空间层次必须增多,透过空间效应对心理的影响更加深刻。垂花门正是通过各种手段对人的心理进行暗示,强化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