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古代屋角做法
2018年04月28日    点击:

目前所见汉至南北朝直檐口的屋角做法有两种,一种是檐椽至转角处逐渐外撇,呈扇骨状辐射排列。实如四川汉晋诸阙,包括樊敏、高颐、平杨府君、冯焕等阙,南北朝时,北朝石刻中所表现的房屋如山西大同云冈第6窟、第39窟塔柱,也是这样。这些石刻表现得颇为细致。圆椽端部微削细,角梁宛如一根稍粗的檐椽,下皮略低于檐椽,远没有宋以后角梁与角椽间那么悬殊的尺度差异。

屋角

第二种是全部檐椽,包括角椽在内都平行排列,角椽自角柱外起,末端人角梁侧面,愈近角愈短。角梁伸出撩檐方以外部分的角椽悬臂挑出。这种在角上逐根减短的椽古代称栋。这种平行角椽的做法见于山东平邑县三座汉阙屋顶。南北朝时见于北魏大同云区第1窟塔柱。表现这种做法最清楚的是建于北齐入统五年的河定兴义慈惠石柱上的小屋。小屋平面方形,每面三间四柱,上为攒尖屋顶。其屋檐用檐椽、飞椽挑出,四角用大角梁、仔角梁。檐椽断面圆形,飞椽方形。大角梁、仔角梁断面均为知形“檐椽、飞椽至角仍平行排,殯短的角椽后尾逐根插人角梁面。大角梁搭在正侧向檩的交点上,是45。方向,下皮砍出微凹,以卡人棒之交点,故其下虔比檐椽低下约半椽。老角上为仔角。閃老角之正投影都比槍椽长出一些,亦即低下一些,故卧在其上的仔角梁也低下一些,比卧在檐椽上的飞椽为低,使角飞椽在仔角梁侧面稍高处插入,构造上更牢固些。这小屋的屋面已呈曲面,但昂檐仍是直的,没有起翹。在云冈第一窟塔柱上·角梨仍只比椽子稍大,但在义慈惠石柱小屋上,角梁之高已在椽径二倍以上.宽度也增人,梁头还有线脚。较真实地表现了屋角做法和角梁的尺度。此屋建年晚于龙门石窟的开凿,是屋角起翘与不起翘并存时期不起翘屋角做法的例证。

下一篇:古代屋顶形式的演变
上一篇:古建筑装饰

分享到:

网站首页 | 关于唐语 | 唐语产品 | 影壁墙砖雕 | 影壁墙百科 | 中式装修案例 | 服务与支持 | 古建资讯 | 免费获取方案 | 联系唐语 | 网站地图